2025年6月28日,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江苏省昆山市顺利召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范建青,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进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郝玉成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敏主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来自高校院所、头部企业、用户单位等行业专家70余人参加会议。

张立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近一年多以来,重点实验室在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点领域和地方服务以及国家战略决策支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和成效。下一步将不断强化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在技术创新、产业研究、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快提升重点实验室科研和产业服务能力。

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赵杰教授代表全体委员发言,他表示,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专家的专业优势,围绕技术研究方向和布局、产学研协同推进等方面为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进一步增强重点实验室核心竞争力。

本次会议举行了重点实验室新任委员聘任仪式,聘任姚建勇、杨超然、陈永刚、陈鹏、程远、向迪昀、姜哲源、王雷、贾全9位同志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巩潇向全体委员做重点实验室工作情况汇报,围绕实验室能力和资质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品牌赛会活动举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支撑等方面总结了实验室取得的工作进展。

与会专家围绕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十五五时期机器人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对重点实验室下一步能力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同期,召开了重点实验室具身智能分委会专题研讨会议。孙广集、杨超然、顾伟斌等3位专家围绕具身智能领域研究进展做了精彩分享,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测评事业部执行总经理李梦玮介绍了具身智能重大软课题相关情况。各位委员与特邀嘉宾一起就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演进方向和挑战、典型产品和场景应用落地情况等展开交流研讨。

下一步,重点实验室将在主管部门以及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不断夯实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能力,围绕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健康规范发展的核心需求,加快拓展检测认证、中试验证、安全治理等业务深度和广度,实现促进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应用的核心国家使命。

赛迪机器人简介
赛迪机器人检测实验室,依托“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北京实验室”、“机械工业机器人试验验证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项核心资质,是首批国家授牌的第三方机器人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也是国内最早开展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服务的权威机构。建设拥有3000余平米专业测评环境,25类百余款软硬件测试工具和专用仪器设备,具备80余项机器人相关标准检测能力,牵头/参与制定50余项机器人领域相关标准,面向工业机器人、服务/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整机,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系统、传感器和智能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软件,提供检测、认证、标准、咨询、培训、供需对接等一站式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