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技术宅】中国评测探路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工具的评价和选择的概述(二)

2020-06-18


技术竞争是和平竞争,也是持续竞争,无论你是开路者还是铺路者,我们都在路上结伴而行。【IT技术宅】是一片技术的芳草地,攻城狮们在这里耕耘和收获,聚能一线实践,互动助力提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总工 陈渌萍



构造过程


在制定好一组高层目标、选择指导方针和项目计划之后,评价和选择活动的构造工作便可以开始了。构造过程开始于需求定义活动,后面有两个并行的活动:收集现有ITSM工具的信息,并且准备要评价的ITSM工具候选表。


ITSM工具的需求是按照ITSM工具特性来组织的,构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如图1所示。


1 构造过程概述



一、需求定义


在需求定义期间,按照ITSM工具的特性来收集和组织对ITSM工具的需求,ITSM工具覆盖领域较广,每一类功能可能在市场上存在单独的一种或多种ITSM工具,在定义需求集合时,有必要根据以上制定的目标和选择准则,确定需求范围和选择工具的详细功能性分类。


构造过程会使评价过程的执行更加容易,并具有可重复性,这一过程需要下述三个活动:


1、收集有关组织的信息


  • 为了能定义一组由ITSM工具满足的详细需求,必须收集组织的有关信息,包括:


  • 组织投入充足的资金和实施、使用ITSM工具的愿望。


  • 组织目前的服务管理环境,包括描述该组织目前为了完成服务产品交付所使用的硬件、软件和工具使用情况的数据。


  • 组织当前主流服务业务所管理的信息系统及其组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信息系统的规模、领域、组件款型、厂家等。


  • 组织提供的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承诺、资源和人员配置,以及限制条件。


  • ITSM技术对组织预期的影响和改进。


  • 工具的潜在用户和服务最终用户的需求。


  • 组织目前的技术获取方针。


这些信息对于确保一个或一些工具能够在组织内部适当地使用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反映了当前及未来组织的要求。


2、明确需求


工具用户的需求应该回答ITSM工具应该做什么,以及ITSM工具对现有环境有何影响。在确定这些需求时应执行下列任务:


  • 分析需求,调整定义和测量这些需求的详细程度。


  • 在考虑那些一开始就使用该ITSM工具的项目时,评价目前对ITSM工具的要求。


  • 明确希望采用的方法(例如:ITSSITILv2ITILv3ISO/IEC 20000等)


  • 明确项目处于服务成熟度的哪一阶段(例如:日常运维响应、主动式服务、服务导向、业务价值等)?


  • 明确对ITSM工具的功能要求。


  • 明确对ITSM工具的质量要求。


  • 检查这些需求是否与原先建立的目标相符合。


3、需求结构化


需求结构化的目的是要将组织的所有需求合理地组织起来,使评价过程更有效地进行。这一任务包括:


  • 将组织需求进行分类,并将它们细分为更加详细的规格说明。


  • 选择一些特性和特殊的子特性(后续文章详细介绍),能通过对这些特性和子特性进行评价来确定ITSM工具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详细规格说明的要求。


  • 明确这些特性和子特性的权重。


二、收集ITSM工具信息


根据组织的需求和所建立的选择准则,初步寻找可能要被评价的ITSM工具。可能需要重复多次收集候选ITSM工具的信息和确定候选ITSM工具的工作,以便为了将来对最有希望的ITSM工具进行正式的评价。对于那些评价时最有希望出线的ITSM工具,应该进一步得到有关他们可能要求的附加信息和更加详细的数据。这些附加的信息可能有助于迅速排除掉许多工具,将精力集中到剩下的候选工具。需要得到的信息包括:


  • 厂商的背景信息(例如,商业历史、可获得的支持、规划和策略等)。


  • 厂商特定的产品发展策略。


  • 该工具的成本(例如,价格、维护、修改、培训等)。


  • 使用该工具所需的硬件及软件支持。


  • 使用最终的应用程序/产品所需的硬件及软件支持。


  • 有效使用工具所需的培训。


  • 该工具具有的功能。


  • 该工具如何与外部系统接口。


  • 该工具的用户数,是否存在用户群,以及用户对该工具的反映。


  • 该工具的许可机制(例如,非固定许可证、多用户许可证、跨平台许可证等)。


三、确定最终候选的ITSM工具


当确定了可能的候选工具集之后,就可以选出最终用于选择的(也是要被评价的)候选工具了。这一活动是通过完成下列任务来进行的:


  • 建立ITSM工具要满足的一组高优先级或关键性需求。


  • 将组织提出的功能需求与该ITSM工具所具有的功能、支持的方法以及系统环境进行比较。


  • 分析该工具厂商的用户基础、用户反映和厂商的历史。


  • 确定那些能够满足更多的高优先级或者关键性需求的工具,这些工具便成为正式评价的最终候选工具。前面那些任务的结果为确定这些候选工具提供了依据。



文字 / 刘闯


334938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