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民网、新浪网联合开展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2011年政府网站建设总体绩效水平有所提升,各级政府网站在公开政府信息、提供行政办事服务和便民服务、开展网上互动交流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升,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网站用户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民生服务资源整合不断加强,网上服务能力逐渐提升。近年来,广东省、长沙市、思明区等政府网站紧密关注民生和公民权益,围绕用户需求,整合教育、医疗、交通、社保、公用事业等领域服务资源,提升网站民生服务能力。
(二)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深度信息公开力度加大,政府透明度水平再度提升。财政部、科技部、海关总署、北京市、四川省、上海市、禅城区等通过政府网站发布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资金信息,在政府信息公开深度方面再次突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信息公开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延伸覆盖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基层政府。深圳市、成都市、罗湖区等政府网站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公开体系,重点向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基层政府延伸,建立了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基层信息公开目录,更好地满足公众、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和诚信信息网上公开稳步推进。2011年,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网站的工程建设领域专栏开通率达到了82.98%。广东省、北京市等专栏围绕项目生命周期公开项目信息,涵盖项目审批、建设和管理等环节,但公开的范围和质量还有待加强。同时,各专栏进一步加大了从业企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公开,但公开深度和规范性仍有待提升。
(五)探索网络问政,提升对虚拟网络社会的舆论引导能力。广东省、佛山市、西城区等政府网站紧密关注“科学民主决策”,加强政务咨询、投诉建议、征集调查、在线访谈机制建设,并不断探索创新网络发言人等手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网络问政”,倾听民意,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舆情引导。
(六)加强新技术应用,提升对虚拟网络社会的管理和服务能力。青岛市、宿迁市等政府开通政务博客、微博,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引导网络舆情;上海市、深圳市、南昌市等政府网站针对残障人士特殊需求,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方便残障人士顺利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厦门市、禅城区等政府网站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推出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客户端,整合提供多项实用化服务。
但是,相对于用户的实际需求而言,我国政府网站还存在这服务能力不高和管理水平偏低的问题。
(一)网站服务能力不高
——信息和服务覆盖面不够。多数政府网站对人事信息、资资金信息、项目管理、政策文件等政务信息的公布力度不够,对公众和企业办事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领域相关的名单名录、在线查询、标准规范、公示公告等信息和服务提供较少。
——信息和服务的有效性有待提升。评估期间发现,79.45%的部委网站、87.5%的省级网站、91.5%的地市网站、92.44%的区县网站,以及90.8%的国家级开发区网站都存在信息和服务实效、无法使用的问题。
——信息和服务的易用性不够。多数政府网站仍然存在信息和服务不易查找、不易理解、不易使用等问题,导致用户的满意度偏低。
——服务实用性程度较低。目前,部分政府网站仍然存在服务要素资源匮乏、服务深度有限、内容更新保障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服务实用性偏低。
(二)网站管理水平偏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原因是建而不管或管不到位。2011年,新闻媒体对多家政府网站问题的报道指出,不少政府网站确实存在严重管理漏洞,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形象。
如,永州市政府网站链接的卫生局网站被黑客侵占一年多(卫生局网站指向“环球卫生健康网”),主管部门始终未发现。
如,会理县政府网站“悬浮门”事件虽然得到有效处理,但也暴露了网站信息发布缺乏有效的审核管理机制。
如,石台县政府网站曾被网民指出是图片拼接而成,被网民称为是“史上最简单的信息公开网”,也是“最省事的信息公开网”。
如,龙虎山网站的网民留言回复中频频出现恶言相向、“爆粗口”的现象。虽主管部门表示系黑客入侵所致,但也说明了该网站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