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工作是一项门户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在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建立相应的运行维护保障机制,确保网站内容、技术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保障,有效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
一、建立运行管理的基础保障机制,奠定网站群保障工作的基础
为推动全国政府网站建立相应的运维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04号)文就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网站建设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内容保障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并明确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责任单位”;“根据内容保障工作特点,建立信息保障和栏目共建、信息处理和反馈、办事服务提供、互动交流等各方面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为建立完善网站群运维保障机制,尤其是保障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内容建设,国家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61号),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和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将网站内容保障工作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具体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指导和监督;二是明确工作机构,明确负责内容保障工作的机构及其职责,确定高效的工作联系渠道;三是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信息采编、报送、审核、发布等工作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和严格把关,保证各个环节运行顺畅。要建立健全定期通报宣传重点、采用情况的制度;四是开展绩效评估,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内容保障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估,定期通报结果;五是组织培训交流,过举办论坛、组织培训班、召开会议、网上交流等方式,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深入结合政府职能业务和公众需求,进一步强化运维管理机制的建设
而随着网站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公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网站在运维保障方面的一些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如发布信息和页面更新不及时、链接错误等,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政府网站服务社会公众、企业的作用,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网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为此,国家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1〕40号)文件,对健全政府网站的运维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对网站工作的认识,把网站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管理和责任,明确网站管理职责;加强对委托其他单位运行维护的政府网站的检查指导,确保内容、技术保障运维工作能有序开展。
二是要“全面检查,切实解决政府网站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要求各级政府网站能够对检查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整改,确保上网信息准确、真实,不发生失泄密问题,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取政府信息、获得便利的在线服务,确保链接正确有效、网站安全平稳运行。对确实无力管好的网站或栏目,要果断予以关闭。各地区、各部门要对政府网站管理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是要“健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互动交流作用” 要求各级政府加强主动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在政府网站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尤其要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政府信息的发布工作。对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主动在政府网站予以回应,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以及处理结果等。
四是要“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政府网站工作水平”。要求各级政府网站管理单位建立网站链接审批、审查制度;同时,应建立值班读网制度,安排值班人员每日登录网站读网,检查网站运行和页面显示是否正常,审看重要稿件和重要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错情;要完善政府网站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等安全防护措施,做好日常巡检和监测,发现问题或出现突发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