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 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验室

2022-06-16

实验室隶属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产品及系统质量检测和技术评估服务。自2013年获的批复以来,承担了多项软硬件产品和信息系统工程的测试任务,业务覆盖全国上百个城市。构建了基于第三方服务的科技产业链,面向软件和信息安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专业的检测、评估等服务。先后申请了40余个国家科研项目,建立了多个国家技术服务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专业测试工具,并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主持或参与了数十项信息技术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实验室有100多人的经过国内外技术培训、紧跟国际先进技术且国内一流的测评队伍,有多名专门从事软件评测和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的专家和高级工程师。测试人员均经相关测试技术、标准培训和长期实际评测工作锻炼,经严格考核合格后从事检测活动,能提供优质的质量保证服务。


核心技术及创新点

    基础软件的核心技术包括自底向上形成基础软件产品测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基础软硬件组合适配测评和基础软硬件集成应用测评三大方面的测评服务能力。大数据测评的核心技术包括大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预处理技术、大数据存储及管理技术、大数据分析及挖掘技术、大数据展现和应用技术等实现能力。工业控制系统测评核心技术包括工业产品安全可靠测评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性测评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攻防测评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核心技术包括自主研发了2个汽车信息安全检测平台,包括车联网信息安全在线检测平台和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安全测评系统。机器人测评核心技术包括机器人整机测试、关键零部件测试、软件测试、集成系统测试等测试技术。


近几年主要科研成果: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作为国内权威的第三方软、硬件产品及系统质量检测,认证机构,共承担了10万余款软硬件产品和1万余项信息系统工程的测试人任务,构建了基于第三方服务的科技产业链。实验室在软件和信息系统测评、网络安全测评、工业控制系统测评、智能制造诊断评价、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机器人测评、光伏产品和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了成果。近年来,主持或者参与制定了20余项标准,承担了20多项国家或者省部级科研项目,持有50多项软件著作权。支撑网安局完成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征集,将工业机器人安全方向推荐引入工业互联网建设体系;支撑装备司完成2020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短板工程项目征集,将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国产化水平试验验证引入工业机器人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自身在机器人信息安全领域、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争取平台类项目和研发类项目落地。


2019年5月,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企业对话工作组(AGU)框架下,赛迪研究院和GIZ共同推动设立了数字化商业模式(DBM)组。2019年中德双方专家共组织8次电话研讨会议,3次现场讨,共同完成了《基于价值网络的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中英文版。专家工作组于2019年11月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次中德智能制造及生产过程网络化副部长级会议,并在会议主题论坛上发布了《基于价值网络的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报告的英文版。以工控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三个方向为研究切入点,在功能和性能测评方向上,重点研究实时数据库的性能、工业协议的互联互通的检测与评估;在安全性测评方向上,重点研究PLC、DCS产品的扫描、监测、协议安全检测与评估;在可靠性方向上,重点研究网络可靠性、复杂工业控制系统脆性、嵌入式系统软硬协同检测与评估。

2019年实验室先后帮助知名汽车厂商、某知名科技公司等单位完成车载端部件的信息安全检测工作;帮助交通部直属单位完成了车辆道路相关软件的测试工作;帮助985高校完成了国家级新能源公交汽车监测与管理平台的测试工作。



33493816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