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与评测中心的缘分,已经有14个年头了。作为一个IT从业者,毕业后一直在一个单位没有跳槽过,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挺不可思议。
有幸进入评测中心就师从陈渌萍老师,从学习基础的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以支撑一个简单的登记测试、测试项目实施、参与核高基项目申请,到带领项目组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并通过一次次严苛的专家评审到结题,从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到技术中心主任,一路经历了一名学生到测试工程师到职业经理人的蜕变。期间承受了从单位大锅饭到精细化绩效考核的阵痛,也作为参与者全程见证了赛迪与软促中心的机构合并,有过困难,也有过彷徨,但一路风雨兼程走到现在,总是有一股力量和精神在指引着我,让我能够坚定的站在评测中心的队伍里面,为之奋斗,荣辱与共。
如果说我能一次次战胜自己和困难,也得益于我所在的团队的优秀,既有技术精湛的师长也有相处甚欢的同事,高尚的人品、有温度的相互关怀以及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都为团队每个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还记得周润松带着我们一起在公安局、奥运会售票系统、中国移动等的项目里熬夜调试性能脚本,陈老师带着整个部门通宵地申报核高基课题,过程都堪称经典,以至于极具故事性形成剧本并在中心年终联欢会上进行戏剧呈现。在评测中心这个大家庭里,团结、传帮带的精神一直这样传递下去,才有了今天的枝繁叶茂。
在中心实验室的质量手册中,不管版本更新了多少次,有一条永远不变,那就是:“本中心的工作人员要以公正、科学、客观、准确的态度,严格按照国际、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检测/检验方法,承担产品检测/检验工作,并对检测的结果负责”。这是我认为作为第三方机构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其职业神圣的地方。测试机构应该为用户负责,把好质量关、遴选好的产品。在测试实施过程中不只是技术上的攻坚,也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也会不厌其烦地和施加压力方进行沟通和解释,直到他们最终对我说:“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干扰你们的测试!”。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产品质量的评判也是我们测试机构的生命线,两者都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习总书记经常教育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是单位的一份子,与之有着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坚定下来走到现在的原因,而且我也愿意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共同成长,期待未来更加美好!
翟艳芬
信创中心主任
2006年6月加入评测中心
翟艳芳
硕士,现任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中心主任。
一直从事信创领域软件测试和相关科研技术研究工作,担任“核高基”专项“国产基础软件集成应用测试”、“基础软件产品测评(以测助评)”子课题负责人,是国家GB/T 36630.1-2018《信息技术产品 安全可控评估评价标准》主要编制人之一,组织实施多项大型系统验收项目测试,包括工信部、商务部等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外币支付系统测试等项目。2016-2017年,做为项目组长组织开展了信创联合攻关骨干企业评估工作;2019年至今作为负责人组织开展了CPU发展水平评估工作,著有《基准测试在服务器选型中的研究分析与实践》和《信息系统可靠性质量模型研究》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