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Intertek天祥集团电子电气事业部(以下简称Intertek)共同举办的“开展光伏‘碳足迹’评价认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任工业和信息化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刘文强出席并致辞。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金磊处长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认证认可研究部杨泽慧主任莅临指导工作。Intertek天祥集团电子电气华南区总经理李琼出席并见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本次会议由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所长赵卫东主持。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2023年9月22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在推动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持续用力。9月25日,工信部召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指出,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推动光伏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30/60双碳承诺,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光伏企业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全球化、生态化的新型工业化企业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此次座谈会,我国光伏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新型工业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光伏“碳足迹”评价认证政策,从产品、碳市场、利益相关方等各个维度,剖析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为企业深入了解低碳认证相关流程提供指引。

刘文强书记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聚焦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光伏行业竞争力。加快工业绿色化低碳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碳足迹”评价认证在推动光伏、新能源车等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期待各方能围绕光伏行业EPD平台建设、光伏产业本土数据库研发、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制定等重点工作通力合作,为光伏“碳足迹”国际互认贡献中国力量。

金磊处长提到我国光伏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发电量、出口规模、技术研发等方面均稳步增长,但软实力话语权还不够,产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需夯实基础、注重制造,加快光伏供应链、绿电发电体系,以及产业数据库建设。“碳足迹”建设正当其时,需要行业内外一起来推动,完成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实现一套体系、多家实施、夯实基础、齐心协力。

杨泽慧主任指出合格评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认证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在10月12日正式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市监认证发[2023]89号)文件,针对下一步开展“双碳”质量认证工作做了整体部署,通过逐步建设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服务认证与建设直接涉碳类认证和间接涉碳类认证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双碳”认证制度体系,以运用认证手段改善市场供给,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市场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重要支撑。

在座谈会上,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伏院绿色低碳发展中心主任高丹妮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战略与规划高级经理叶超发表了主题演讲。工业和信息化部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发布《共建中国光伏行业EPD平台倡议》。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与Intertek的合作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并共同为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产品颁发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认证。首次联合颁证,实现了客户参加一次产品碳足迹评价,即可同时获得国内外机构的认证证书,增强了企业在绿色赛道上的竞争力。在座谈交流环节,Intertek分享了欧美光伏“碳足迹”评价认证知识和经验,工业和信息化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与企业代表交流EPD平台建设和检测认证服务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