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年轻干部提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明确要求,是对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引和有力鞭策。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工信群团”微信推出系列文章,以期更好地推动青年干部在讲政治、学理论、写文章、做调研、善谋划、会协调、勇创新等方面不断提高。希望广大青年从中汲取营养智慧力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以下是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立同志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风不是小事,加强和改进文风是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年干部作为党的后备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注重练好文笔、写好文章,答好时代之卷。写作是将思想和经验条理化、书面化的过程,有章可循,牢牢遵守“三格”原则,即有“格局”、讲“格调”、求“格致”,定能写出有“高度”、“精度”和“深度”的佳作。
一是有格局,写出高度
文章有“格局”就是要求作者具备“高站位”“谋全局”意识,做到胸有大局、眼界开阔、立意高远。蚂蚁看石雕是凹凸不平的石头,而人看石雕,看到的则是立体精美的雕像,原因主要是“站位”不同,人看到的是全局,蚂蚁看到的只是局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青年干部要写出有“高度”的文章,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大战略,善于从全局视角谋划构思,充分理解背景、熟悉理论、掌握政策、引用讲话,最后形成观点。
二是讲格调,写出精度
文章讲“格调”就是要求文风凝练、生动、朴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风要“短、实、新”,反对“假、大、空”,能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总书记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文章,每篇不过寥寥三五百字,讲道理浅显易懂,谈问题直击痛点,引用恰当自如,论述有据有力,堪称优秀文风的典范。“随事立体,贵乎精要”,青年干部要写出有“精度”的文章,必须立足平实、精炼简短,切忌泛泛而谈、臃肿杂乱。
三是求格致,写出深度
文章求“格致”就是要求作者提高认知力,做到思想深邃、内容深刻、富有新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讲出新意,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经验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文贵有思想,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赛迪研究院有句名言:“思想,还是思想,才使我们与众不同;研究,还是研究,才使我们见微知著”。我们认为,一篇好文章,其实就是一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需要下大功夫去思考和研究。“言而无文,行之不远”,青年干部要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必须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发掘深层次内涵,形成新颖独特观点,实现突破创新。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写文章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言,惟有脚踏实地。广大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掌握会写文章这个基本功,按照“三格”原则,做到站位高、文风正、思考深,字斟句酌、精心打磨,方能练成妙笔生花。(作者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