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部署,有效推动海内外机器人领域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集聚,助力打造机器人行业人才和产业发展新高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指导下,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承办的“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 即将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基础科技含量最高、学科跨度最广、产业引领性最强的仿生机器人竞赛。目前大赛正处于报名冲刺阶段,截止时间为9月15日18:00。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作为国内首批开展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和机器人测评服务的权威机构,依托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北京)、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致力于将本次比赛打造成为仿生机器人领域的顶级赛事,成为展示仿生机器人领域最新技术趋势和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业内技术创新引领的风向标,为参赛团队提供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绝佳舞台,推动整个行业更快发展。
自7月16日开放报名以来,已吸引了大量来自全球的参赛团队,涵盖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及其他仿生机器人领域。参赛者包括行业领先企业、知名高校、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各创新团队,阵容强大。
大赛规模和奖励:丰厚奖金,全方位支持
本届大赛的规模和奖励力度令人瞩目,总奖金池高达255万元,北京市、海淀区及各镇都提供全方位优惠政策支持。本次大赛采用了创新的组织形式,由市区镇三级联动,并协同银行机构,为参赛团队提供基金、空间、人才、金融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支持。多元化的支持体系,不仅能激励参赛者在比赛中全力以赴,更为获奖团队的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让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专家阵容:汇聚顶尖智慧,把控技术前沿
大赛的专家委员会阵容强大,由刘宏院士担任主席,丁汉院士、王耀南院士、于海斌院士和张建伟院士担任联席主席,另有20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组成。这样的专家团队不仅确保了比赛规则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更为参赛者提供了与行业顶尖专家交流的宝贵机会。参赛团队可以通过与这些专家的互动,获得关于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应用前景的第一手洞察。
赛道设置:全面覆盖,激发创新
大赛设置的四个赛道充分体现了对仿生机器人领域全方位的关注。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聚焦于现有产品的运动能力和操作能力;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关注进一步提升多足类产品的场景应用能力;具身大模型赛道代表了AI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重点引领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探索向实际场景应用落地推进的各种可能;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则为各种创新形态的仿生机器人和先进的技术提供了展示平台。这种全面的赛道设置不仅能够吸引不同背景的参赛团队,也有助于推动仿生机器人技术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全面发展。
政策支持:打造具身智能创新高地
作为大赛的举办地,海淀区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围绕《关于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筹划建设具身智能领域创新机构,开展具身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规划超10万平米的机器人产业园区,拓展组装测试、小试中试产业空间;推动机器人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黑灯工厂)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补齐零部件加工、概念验证、打样测试等产业链短板;同时发挥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等活动的聚集效应,共建合作发展创新生态。北京市经信局也将结合机器人未定型创新产品首试首用奖励政策,拟在创新产品目录中增加仿生机器人大赛产品场景典型需求,对在大赛中获得奖项的企业优先给予资金奖励,这些政策措施为参赛团队,尤其是获奖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有助于将比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业优势。
参赛价值:超越竞赛,赢得未来
对于参赛团队而言,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比赛本身。
首先,这是一个技术突破与创新的绝佳平台。在准备和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团队将不断面临技术挑战,这种压力将推动他们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可能催生出新的研究方向或现有技术的创新应用。
其次,大赛提供了难得的行业交流与合作机会。汇聚全球顶尖的仿生机器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各创新团队,参赛者可以与行业内的顶级专家和团队近距离交流,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和研究方向。这种交流可能孕育出新的合作项目,为参赛团队开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者,参赛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经历。团队成员需要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专长,这将极大地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体实力。对于高校团队,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绝佳机会;对于企业团队,这是锻炼和提升研发能力的理想平台。
此外,大赛为参赛者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推广与品牌曝光机会。优异的比赛表现可以提升参赛企业或团队的知名度,吸引潜在的客户、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即使是高校团队,出色的成绩也可能带来业界关注,为未来的研究项目争取更多支持和资源。
最后,参与本次大赛意味着为整个仿生机器人行业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分享创新的解决方案,参赛者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这种贡献可能影响未来的技术标准制定,或者开创新的应用领域,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
结语:机遇难得,蓄势待发
随着报名倒计时进入最后11天,我们诚挚邀请所有对仿生机器人充满热情的团队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还是充满创新精神的新秀,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都为您提供了一个展现才智、挑战极限的舞台。
机遇稍纵即逝,行动创造未来。我们期待在比赛现场见到您的团队,共同见证仿生机器人技术的又一次飞跃!现在就行动起来,通过下方官方渠道报名参赛,让我们一起在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中创造历史!
划重点,关于比赛大家咨询的一些问题统一答复如下:
1、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等均可报名。
2、每一个参赛队可以报名参加多个赛项,不同赛项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器人参赛。
3、奖金按赛项进行设置。
4、初赛不需要实物展示,通过初赛形式审查后,复赛和决赛将在11月中下旬进行实物展示和竞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