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在“第十二届(2013)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暨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发布了本年度移动政务客户端专项评估结果。此次专项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了移动政务终端的内容建设情况、功能完善情况和安全保障情况,评估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移动政务客户端拥有率较低
截止到2013年11月15日,部委、省级、地市和区县政府的移动政务客户端建成比例分别为25%、31%、11%和3.8%,建成比例较低。在已建成的移动政务客户端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网站未提供下载链接,仅能通过其他商业渠道进行下载,安全性无法保证。部分移动政务客户端未能提供针对目前主流的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客户端软件,或仅提供了其中一种。
二是安全隐患突出,多数移动政务客户端未采取反编译、防篡改等保护措施
检测发现,已经开通的移动政务客户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软件易被反编译;资源文件、代码易被篡改,敏感数据传输无加密,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不安全;客户端卸载时,程序、数据和配置信息不能完全清除;登录密码尝试没有次数限制;用户输入数据易被其他设备或程序非授权获取等五大类问题。
三是服务内容匮乏,仅能提供新闻动态类信息,缺乏用户较为关注的便民查询和互动交流服务
部委和省级移动政务客户端能够较为全面地发布基本政务类信息、机构概览类信息和实时动态信息类等。地市和区县政府移动政务客户端的内容覆盖度稍差,部分移动政务客户端存在页面打开过慢、详情页打不开等问题。多达半数的部委尚未提供相关业务领域的查询应用,约三分之二的地方政府尚未提供民生、公共等领域的便民查询和互动交流类应用。服务内容的匮乏,极大 降低了各级政府移动政务客户端的实用性,大力加强便民服务查询和互动交流类服务应成为各级政府下一阶段移动政务客户端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是服务功能单一,仅能提供基本信息查阅功能,缺少对当前主流应用功能的整合
多数移动政务客户端能够提供信息查看、离线缓存等基础服务功能,但是,对微博或微信分享、新闻信息推送和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等深度服务功能的提供情况较差,没有具备发挥当前移动智能终端的主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