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法规
(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2022年01月0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办法》将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等情形纳入网络安全审查,并明确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根据审查实际需要,增加证监会作为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同时完善了国家安全风险评估因素等内容。
(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2022年01月0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旨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按照《规定》要求,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备案手续,同时依法留存网络日志,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等支持和协助。
(三)全国信标委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
2021年12月31日,全国信标委秘书处发布了《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指引》提出常见的数据分类维度包括公民个人维度、公共管理维度、信息传播维度、组织经营维度、行业领域维度;从国家数据安全角度可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共三个级别;建议数据处理者优先按照基本框架进行定级,在基本框架定级的基础上也可结合行业数据分类分级规则或组织生产经营需求,对一般数据进行细化分级。
(四)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2021年1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规划》包含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形势、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主攻方向、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优先行动以及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规划》围绕确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10项重大任务,同时把基础能力、战略前沿、民生保障等摆在了优先位置,确定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企业数字能力提升、前沿数字技术突破、数字贸易开放合作、基层智慧治理能力提升、绿色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公共卫生应急数字化建设、智慧养老服务拓展等10项优先行动。
(五)民政部印发《“十四五”民政信息化发展规划》
2021年12月23日,民政部印发《“十四五”民政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四大重点任务:(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包括信息化助力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和基本社会服务便捷化。(二)增强业务应用能力。包括推进民政业务应用一体化建设、推动新技术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完善民政全业务应用支撑平台、推动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三)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深化民政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强化民政数据资源治理和推动民政数据社会化服务。(四)夯实信息化发展底座。优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安全可靠技术产品应用和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六)工信部组织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工作
2021年1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指导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试点,督促企业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安全防护、安全评估、安全监测等工作,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加强试点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遴选一批示范企业、优秀产品和典型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促进提升行业数据安全保护水平。
二、地方发展
(一)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2021年12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将作为明年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5.0版工作安排的主体内容,与“放管服”改革等协同推进,以创新试点为主线,不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该方案从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投资环境、涉外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监管环境、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引领高地、区域合作、法治环境等10方面提出了172项改革举措,新增了“着力打造创新引领的营商环境高地”和“着力打造协同高效的营商环境合作示范区”两方面任务和体现地方特色的71项改革举措。
(二)《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出台
2021年12月2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提出五大建设任务:第一,强化基础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新基座。第二,推进一网通办,树立数字政府服务新形象。第三,推进一网统管,构建数字政府治理新格局。第四、推进一网协同,打造数字政府管理新模式。第五,推进体系建设,完善数字政府运行新机制。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12月24日,经广西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明确到2025年,构建形成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更为有力、数字政府更加智慧高效、数字经济驱动引领更加突出、数字社会更加普惠繁荣、数字合作更为开放的数字广西建设新发展体系,基本形成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开放合作高地、“云网智算”协同发展创新区、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样板区、数字生活便捷普惠示范区“三区一高地”新格局。
(四)广州发布首部地方国企数据合规管理指南
2021年12月20日,广州市国资委印发了《广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数据安全合规管理指南(试行2021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地方国资监管部门首部针对数据合规专项领域的合规操作指南。《指南》的出台是广州市对今年9月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11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在国有企业合规领域的“专项”实操指导性文件,将数据安全合规管理的要求纳入现有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划分了数据安全合规管理的三道防线;明确了数据分类分级管控标准和管控要求;对重大数据安全合规事项纳入“三重一大”事项并实施清单管理;引入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重视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与商业伙伴合作中的数据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和责任监督。
(五)湖南省发布《湖南省大数据白皮书(政务类)》
2021年12月13日,湖南省政府发布《湖南大数据白皮书(政务类)》,这是全国省级层面首部政务大数据白皮书。该白皮书介绍了大数据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湖南省政务大数据的基础资源、治理、监管、安全、服务等方面情况,湖南已建成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宏观经济4大基础数据库,建设主题数据库、部门数据库、市州数据库,对数据资源进行采集、整合、分析、挖掘,为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该白皮书也对政务大数据发展情况进行展望,提出对策建议。
三、重大活动
(一)中国评测联合国信中心、蚂蚁集团共同发布《数据安全复合治理与实践白皮书(2021)》
2021年12月22日,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杂志社、蚂蚁集团联合编写的《数据安全复合治理与实践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在对现阶段全球数据安全产业发展格局及治理态势进行充分调研与深度剖析的基础上,从引导企业建设与升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的视角出发,强调数据安全的“复合”治理,旨在为企业开展数据安全治理工作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科技能力的建设、优化与升级提供实践路径。
(二)2021年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暨第二十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2021年12月16日,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办的“2021年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暨第二十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采取网上直播形式,主题是:数字政府——做数字化转型发展引领者。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安晖副总工发布了2021年数字政府服务能力系列评估结果,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吴志刚副主任代表课题组做了《公共数据运营模式研究》的主题演讲,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服务型政府研究中心黄国彬主任发布了《中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能力发展报告》。
(三)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峰会在京成功召开
2021年12月15日,由信息化和软件服务网、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办,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赛迪呼叫共同承办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峰会围绕“新经济·新城市·新政务”主题,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大背景,聚焦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旨在为未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好的建议、思路和想法,实现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和价值输出,推动人才、技术和产业深度对接,加速形成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此次峰会的召开,就是希望通过汇聚产业链各方力量,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更好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