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机器人CR认证实施规则换版系列解读三:工业机器人系统与集成

2021-05-12

导读

近期,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等有关机构正式发布了《中国机器人CR认证目录》。这是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最新重要进展,为企业在国家重大专项采信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CR认证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国家认证制度,在产业政策、招投标、金融信贷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采信。通过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与国际主流认证机构的合作,CR认证成为国内机器人走向国际市场的桥梁。


2021年2月28日,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颁布了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新版实施规则。为促进CR认证实施规则换版工作的有序开展,北京赛迪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推出“中国机器人CR认证实施规则换版系列解读”文章,就换版主要修订内容进行解读。第三期解读《工业机器人系统与集成CR认证实施规则》,详情如下:


一、实施规则简介

《工业机器人系统与集成CR认证实施规则》适用于各类工业机器人系统、工业机器人单元和工业机器人生产线。


二、换版过渡期

《工业机器人系统与集成CR认证实施规则》自2021年1月1日发布实施,替代旧版实施规则,对新受理的认证委托业务,我司将按照新版实施规则实施认证及颁发证书。旧版实施规则过渡期为12个月。详情如下表:


三、有效证书转换

各新版实施规则发布、实施之日前签发的A模式证书有效性不受本次实施规则修订的影响。

获B模式证书的企业应在过渡期内向发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认证变更工作应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变更期间原证书持续有效。


四、主要修订内容




1、名称

实施规则名称由《工业机器人系统与集成的安全和EMC认证实施规则》改为《工业机器人系统与集成CR认证实施规则》。


2、认证模式


对于A模式,规定证书由“不规定有效期”变更为“规定有效期为3年”;

对于B模式,新增“工作站”,由“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系统等”变更为“B模式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系统、工作站等”。


3、认证项目

“认证申请”中修改EMC为必做项目。

4、认证标志


更新了“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删除了CR标识中认证机构名称信息缩写右下角的“E”、“S”和“E&S”的文字说明。

5、认证标准


不再标明标准年号,统一适用于最新版本标准;

电磁兼容标准由“ GB/T 17799.1、GB 17799.3、GB/T 17799.2和GB 17799.4”变更为“GB/T 38336、GB/T 38326和GB/T 38659.1”;

新增对于“无法在实验室或现场实施”的EMC的补充要求:“增加电磁兼容测试补充要求,EMC测试原则上应在实验室或现场实施,如在实验室或现场无法实施,需对关键零部件(如机器人、驱动器、控制器等驱动和控制模块)进行EMC测试,或进行风险评估。”

6、工厂检查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进行了修改:证书上可以有多个生产厂,B模式应对所有生产厂进行工厂检查;

“监督检查频次”进行了修改:初始工厂检查结束后12个月内应安排年度监督,每次年度监督检查应在当年度内完成;

对《工厂质量控制检测要求》中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作了增加和删减。

7、其他


细化“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要求”;

删除6个月的整改限期限制;

删除“认证批准后,检测机构负责给委托人寄送一份试验报告”;

删除复审中“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











334938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