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2018

努力提高政府网站就业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201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就业领域指标解读

2010年12月18日 16:05  点击:[]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类型:转载 分类:新闻 2010-12-17 09:30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2010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众所周知,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政府提供就业服务既俨然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就业服务,建立统一的政府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可以起到拓宽就业渠道,减少求职人员的盲目流动,提高就业组织、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一、政府提供就业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一)提供职业技能服务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现象一:2009年12月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人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向会议报告了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其中对于2010年政府就业工作的目标做出了说明: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

  政府机构要在扩大就业、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及其他困难群体就业、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并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二)提供就业安置服务是维护团结稳定的重要手段

  现象二:2010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级政府都在想方设法促进就业,但一些不良培训机构却打着招工、招生的名义,借机收取高额培训费。北京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日前侦办了一起合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以为应届毕业生安置工作、培训上岗为名,出示虚假的委托培训合同,骗取巨额培训费,600多人被骗。

  随着近年来就业诈骗案件的频发,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分析根本原因上是因为政府机构没有对求职者提供足够的引导和扶助,在找工作之前无处咨询相关问题,求职者无法从政府机构获取足够的信息和服务。政府机构要规范进人用人体制机制,着手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对称问题,形成统一的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服务体系,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做好毕业生、下岗人员的跟踪调查与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就业质量,从而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

  (三)提供自主创业服务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现象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扩大就业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本。创业是劳动者通过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政府网站建立和完善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创业信息法规政策、产业目录、创业项目、创业培训机构名单等信息,从而为创业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单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而自主创业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政府提供创业服务信息,将以创业促进就业为目标,形成一种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四)提供劳动权益服务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集中体现

  现象四: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国内频频出现拖欠工资、强迫劳动、不提供应有的劳动条件等各类劳动纠纷,而劳动者几乎百分之百处于劣势。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基本上没有任何工会组织,有的即使有也基本上没有发生作用,在这样的情形下,政府出面发挥正当作用,对维护劳工层的正当利益有着极大的意义。如现在有许多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待遇差,而且往往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所以就业欲望就降低,这在客观上阻碍了充分就业的实现。政府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出面保护其应有利益,有助于人们参加劳动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提供劳动维权服务信息,能够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政府网站就业服务能力评估指标解读

  政府网站作为政府提供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和窗口,必须从公众的需求出发,结合政府的职能,把为公众提供更多实用化、人性化的服务作为政府网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0〕8号)文件中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论述,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同时,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并且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10年政府网站就业服务评估指标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就业服务指标中各分项指标的评估要点如下所示:

  职业技能指标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两项分指标,其中:

  职业技能培训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与解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信息(名称、地点、联系方式、业务范围等),技能培训报名,培训补贴申报,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职业资格鉴定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职业资格鉴定机构信息(名称、地点、联系方式、业务范围等),职业资格鉴定办理,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就业安置指标中包括公务员招考、毕业生就业、农民工就业、退伍军人转业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和外籍及港澳台人士就业七项分指标,其中:

  公务员招考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公务员招考简章,公务员招聘岗位,报考指南,网上报名与缴费,成绩与录取情况查询,录用名单公示,以及咨询投诉、访谈交流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毕业生就业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毕业生就业政策与解读,专场招聘会信息,就业派遣办理,就业落户办理,档案托管办理,就业服务机构信息(名称、地点、联系方式、业务范围等),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咨询投诉、访谈交流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农民工就业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农民工就业政策与解读,专场招聘会信息,职业介绍机构信息(名称、地点、联系方式等),农民工培训计划、培训申请指南,收费标准,定点培训机构查询,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退伍军人转业安置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转业安置相关政策与解读,年度安置计划,军转安置考试指南、成绩查询,退役士兵、军转干部安置、伤残士兵接收的办理指南、申请表格,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失业人员再就业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与解读,招聘会信息,职业介绍机构信息(名称、地点、联系方式等),失业人员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机构查询,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失业补助计划与申领,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留学归国人员就业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留学归国人员就业优惠政策与解读,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引进申报,留学归国人员身份认定办理,留学归国人员服务机构,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外籍及港澳台人士就业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港澳台人士就业政策与解读,专场招聘会信息,入境就业证办理,免办就业许可证条件,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自主创业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与解读,创业优惠办理指南、在线申报,自主创业服务机构信息(名称、地点、联系方式、业务范围等),以及咨询投诉、访谈互动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劳动权益指标中包括劳动合同和劳动仲裁两项分指标,其中:

  劳动合同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劳动合同相关政策与解读,固定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本下载,劳动合同解除指南,以及咨询投诉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劳动仲裁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对辖区内劳动仲裁政策与解读,劳动仲裁机构信息(名称、地点、联系方式等),劳动仲裁申请,以及咨询投诉、访谈互动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

  每一项评估指标分别从“基本信息、深度信息、互动交流、查询申报、一站式整合”5个层级考察服务要点。例如,在就业安置评估指标中,针对用户需求重点考察“公务员招考”、“毕业生就业”、“农民工就业”、“退伍军人转业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外籍及港澳台人士就业”七项内容。以毕业生就业为例,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评估政府网站“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能力:

  1、毕业生就业基本信息的整合提供情况。政府网站及时公开就业政策及政策解读等信息,方便毕业生对就业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

  2、毕业生就业的深度信息的整合提供情况。政府网站全面公开就业派遣证办理的信息、就业落户信息以及办理档案托管信息等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后勤保障。

  3、咨询投诉和在线交流的整合提供情况。针对毕业生就业、办理派遣证、落户和档案办理等问题,政府网站提供咨询投诉渠道,并针对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在线交流活动,及时解答公众疑惑,缓和社会矛盾。

  4、就业服务机构查询等服务的整合提供情况。为方便毕业生及时获取相关就业信息,并了解当前当前就业形势等信息,政府网站应提供各专业、各地区的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就业服务机构查询等服务,包括服务机构的名称、地点、联系方式、业务范围等信息。

  5、毕业生就业相关社会资源的整合提供情况。提前界定用户需求,深度挖掘资源,政府网站全面整合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以及专场招聘会等社会服务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三、提升政府网站就业服务水平的主要做法

  (一)提供公众关心的热点信息和服务

  用户对就业领域服务需求内容不断变化、服务覆盖范围广泛。建议网站突出重点,优先提供就业相关政策、培训计划、服务机构览表、就业培训收费、招聘信息、职业资格、再就业扶持与劳动权益等关注度高的服务,尤其是面向大学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创业人员的服务,理清主次关系,合理策划服务内容,集中力量满足公众最迫切的需求、解决最常见的问题。

  (二)整合各类公共服务信息,丰富网站的内容

  政府网站是政府集中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窗口,围绕用户就业需求,政府网站必须大力梳理整合梳理就业服务资源,提供无缝隙服务。资源整合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整合政府内部资源,即横向上整合政府各个组成部门的服务资源,纵向上整合从中央到基层各个层级政府的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即全面整合各类企业、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资源。

  (三)深入开展政府就业服务部门的业务流程梳理工作

  政府网站建设应围绕看病就医需求,不断扩展就业服务深度,进一步规范网站就业服务的功能,注重内容维护,提升服务内容质量,为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实用性较强的服务,提升网站服务质量。如提供培训机构的名称、联系方式、业务范围、资质等级、收费情况等详细信息。

  (四)围绕用户需求,设计网站就业服务导航框架

  政府网站应加强对用户就业的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提炼凝聚主题,将服务事项按照用户需求主题进行归类,并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以服务流程为主线的就业服务体系。同时,为满足农民工、大学生、失业人员等人群的需求,整合相关资源,并进一步细化快速通道,方便其查找相关服务。此外,网站展现应淡化政府各部门之间,各层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界限,使政府网站成为面向用户服务的统一窗口。(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李旭)



上一条:以公众关注度为导向,注重信息公开实用性——201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信息公开透明度指标解读 下一条:结合公众需求,全面整合教育服务资源,提升网上教育服务能力——201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教育领域指标解读

关闭

主管单位: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办单位:北京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评估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8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0264号-1